世界气象组织7月4日发布公告确认,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根据该组织最新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达到了90%,此次厄尔尼诺至少为中等强度。世界气象组织表示,这增加了未来12个月全球气温创纪录升高和发生破坏性天气的可能性。
该组织还称,这份最新公告结合了世界各地的预测结果和专家指导意见,并遵循了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几个国家机构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类似声明。连日来,我国多地也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有关专家对此表示,这也是受厄尔尼诺现象推升全球气温的影响,预计2023年或2024年将打破2016年的全球最暖纪录,成为史上最暖年。
截止 2023 年 7 月初,2015 到 2022 年是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近地表平均气温最高的 8 年,2023 年 6 月是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近地表平均气温最高的 6 月,2023 年 7 月 4 日是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近地表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天[4]。2023 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加大当前全球近地表气温上升的幅度,2024 年可能刷新 2016 年创下的“全年全球近地表气温最高”纪录。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说:“厄尔尼诺的出现将极大增加打破气温纪录,引发全球许多地区、海洋更极端高温的可能性。”他指出,气象组织宣布这一消息是向世界各国政府发出信号,动员各国提前准备,遏制厄尔尼诺现象对健康、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影响。他强调,“对与这一重大气候现象相关的极端天气事件进行早期预警并提早采取行动,事关拯救生命和生计。”
报道称,上一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是在2015年至2016年出现,加上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导致2016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厄尔尼诺现象本身会影响世界不同地区的天气和风暴发生的模式。对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进行早期预警、做好快速救援的准备,必要时提前搬迁一些人员和物资,可以减少这些事件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世界上有许多地方应当排查下水道、河道、低洼处建筑物等的安全隐患,及早进行改造或清理等,做好预防疟疾等蚊媒疾病爆发的准备。新闻媒体应向公众介绍预防中暑、晒伤、城市内涝、雷击之类的知识,及时报道户外异常高温。有条件的城市可开放民防工程、地铁站等供人们避暑。厄尔尼诺持续数月时,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印度尼西亚、印度、日本、南非等国的渔业会受到明显影响并引起短期通胀压力等;美国、加拿大等国际农产品出口大国可从中受益。相关国家的决策者、企业家等可提前进行反应。南美洲、大洋洲等地的一些野生动植物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较大,可出现数量急剧波动。大堡礁的珊瑚可能出现大规模白化,巴拿马、智利的一些珊瑚也如此。部分物种可能因厄尔尼诺现象而灭绝。生物学研究人员、自然保护专家等可针对这些状况对相关动植物进行保护,例如取若干相对耐热的珊瑚在实验室培养并放归自然。
因为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的暖事件,和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呈正相关。在过去的强厄尔尼诺年中,全球气温升高的幅度尤其严重,包括97到98年,14到16年等等。这次发展的厄尔尼诺事件大概率是一次东部型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这意味着,偏暖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赤道太平洋的东部。这个将加大秘鲁地区的对流,美洲多洪水,而使得西太平洋地区更加干旱。
此外,不仅仅是厄尔尼诺现象在影响到全球的气候,南北极的海冰,印度洋的海温分布,北大西洋涛动,等等都会影响到全球的气候变化 。世界气象组织预计今年冬天厄尔尼诺现象将变得更加突出。该组织在声明中写道:“由于海洋-大气耦合较弱,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对厄尔尼诺现象的放大和维持至关重要”,“预计热带太平洋还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形成耦合。”
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