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如何看待《芳华》
基本认同问题的表述。
内容欠合理。刘峰战后的生活境遇悲催就不合理。作为参加过那场战争的副连长,还是伤残军人,转业后一定会受到和社会的善待,具体讲就是会得到一个体面而稳定的工作。我的十来个同学都是那场战争的参与者,转业后都有很好的工作,现在也基本快退休了,他们的生活状态都很好,没有一个像刘峰那么悲催的。也许有人会说,你了解的有局限性,非也。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转业干部的安置是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全国各地没有哪个地方敢不善待这批人。当然,农村兵,没提干,没立功则当别论,可刘峰是副连长呀。再者,以电影中呈现的刘峰的性格和为人以及他并不傻,他是不可能放弃体面而稳定的工作去到海南找一个蹬三轮送书的受气的工作的。对于编导设计刘峰这样境遇的合理解释是: 编导为了以一些参战老兵(主要是农村兵)并不如人意的生存状态来唤起观众对于他们的同情和为他们不平,以增加看点。也许编导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应该为了好的或不好的出发点就不顾历史的事实和人物性格逻辑上的连续性而胡编乱造呀,所谓本性难移,人的性格在没有受到重大变故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是这样认为的: 作为编剧和导演都曾经服役过的部队文工团的生活,他们都有缅怀一下他们那青葱岁月或者叫芳华岁月的情怀,所以两人一拍即合,弄一部电影。但是就部队文工团这样非常小众且非常封闭的生活圈子里的生活与社会各阶层的广大民众几乎没有联系,很难引起观众的认可和共鸣,从而难以取得足够的票房,而这是投资方所不能接受的。怎么办?硬加入诸如战争,军人安置,军人生活境遇等宏大,敏感的社会题材。再利用题材的敏感性大肆炒作,以达到既叫好又卖座的目的。这对于深谙商业片运作模式的编导和他们的团队来说真是驾轻就熟的事情。事实证明他们成功了。
因为将文工团生活和后面几个几乎没有关联的题材生拉硬扯的搞在一起,自然就会出现情节太跳跃的问题。而充当这条线索的牵线人就历史的落在了虚构的刘峰这个倒霉蛋身上(强调虚构的)。在部队文工团这样的环境里,作为出生低微的,作为被人驱使的"活"刘峰怎么可能异想天开的试图向出生高贵的大美女表白爱情并动手动脚(1978年哟)呢?问问可爱的导演大人,他在文工团時,是否可能像刘峰一样傻冒?然后,刘峰的命运就按照编导的意愿一路悲催下去。可以说,编剧非常熟悉文工团里小姐妹之间勾心斗角,攀比,耍小聪明这样的把戏。但作为美国人,她对于以后社会的现状就知之甚少了。怎么办?瞎编呗。
其他几方面就不想再讨论了。
能不能用一句话证明,你是山西哪里人
我的家乡是门神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