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令人发指的案件
很久以前看到一个法制类的节目。讲的是一个二十多年的悬案被破了。
一个男人失踪了大概二十来年。当初,他的亲人四处寻找都无果。报了警,警察也毫无线索。一直都不知道这个男的到哪去了?
一直到二十年后,一个农民上山砍柴。到了一个杂木茂密的地方砍柴。他砍着砍着。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大岩石的岩缝下,有一堆人的骸骨。把他整个人都吓得跳了起来。他赶快跑到派出所报了案。
经过DNA检测。这堆骸骨就是二十年前失踪的那个男的。
后来,经过公安侦破。杀害这个男的,就是他的妻子和他妻子现任老公。
当初,他的亲戚朋友没有一个看出他妻子会伤害她的老公。这个女人在亲戚朋友那里口碑都是极好的。对她老公也是很好。
这个男人平时经常出去打工。他没想到他的老婆偷偷跟别的男人上了。在想要他的命。
他的老婆又想当贤妻良母,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她红杏出墙。就跟她情夫商量出伤天害理的事。把她的老公骗到人烟稀少的山上。然后和她情夫一起下狠手。把她的老公杀了。又藏在岩石的岩缝里。
她老公失踪了,她还若无其事的跟大家一起寻找。还装着悲痛万分的样子。让大家觉得这个女人好可怜!
后来,她的情夫经常来帮她做事。她的亲人觉得她的情夫是个不错的人。又看到她一个人带着儿子不容易。就叫他们结婚。先前女人还扭扭捏捏不愿意。经过亲人们再三劝说。她才答应了跟她情夫结婚。
直到公安破了案。她的亲人也不敢相信是她和她情夫杀了她的老公。经过二十年,也许她也是天天凶梦不断。看到她老公的骸骨,她的精神也一下崩溃了。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如果她老公的骸骨不是被人无意中发现了。也许她还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女人。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报应终有来的一天。
男女如果不爱了,就不要互相伤害!给别人一条活路,也是给自己留一条活路。希望天下男女,如果没有爱了!那就好聚好散!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农村有什么好吃的野果
家乡是湖南一个依山傍水的古朴村庄,在那里有太多童年乐趣,最难忘的是陪伴我们的那些美味野果。现在的小孩想吃的美食都是买来,过过嘴瘾就没了,那个时候的“美味”是经过我们亲手采摘来的,乐趣横生,吃起来分外香甜。
只要你用心寻找,就不怕没有美味等着你,屋前屋后的壕基上,长满了“酸杆”“刺杆”,田埂边有甜甜的“丝茅根”与“腿”,水田里有“野慈米”,池塘里有“莲蓬”与“鸡头米”。最好吃的野果在山里,成片的“树莓”与“藤莓”是我的最爱,一下就可装满一瓷缸,有时就用衣兜着,还会和蚂蚁甲虫抢食一颗硕大的果子,摘了来就大快朵颐,吃的满嘴酸酸甜甜,上学或散学的大路不走,满山满野的去寻那“茶泡”“茶片”,它们是非常考验眼力的,找到了无异就像发现了。次一点的野果属于“野葡萄”“野柿子”,一个酸得掉牙,一个涩得舌不能动,只是看着它们可爱,禁不住摘了来玩。
浓重介绍一下“苦槠”与“橡子”,它们都是古老而高大的树木,每到秋末冬初,一夜大风过后,就是采摘它们的最好时期,呼朋引友,带上空书包向树林进发啰,漫山遍野都是,用手掀开落叶,下面就是一粒粒圆圆鼓鼓的果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装了满满一书包,回家了支起锅点起火,不一会儿空气中就弥漫了香气,饱食一顿后,多余的就带了给同学分享,或交给巧手的母亲,磨了粉做出可口的“苦槠豆腐”来。
现在每次回老家都是过年时节,与那些野果都碰不到面了,想去山中转悠转悠,小路都被灌木荆棘长满,进去不得,只有将它们深深刻在记忆中了。
1978年越南拥有百万人马,为何普遍使用猫耳洞
前线的猫耳洞一般只能容纳三名士兵,而实际只能供2名士兵躺下睡觉的空间。因此大多数在猫耳洞的士兵都是轮流休息,或者有些只能坐着,蜷缩着睡觉。而且越南边境的热带雨林气候非常湿热,长时期在猫耳洞的士兵都会出现“烂裆”的皮肤病,最后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里面的士兵都得赤身。
但是热带雨林的作战环境中的蚊虫,蚂蚁,毒蛇很多,在猫耳洞的士兵光着身子很容易被叮咬,患病的几率也就会提高。为了避免“烂裆”的难题,很多士兵只能穿没有裤衩的裙子。在猫耳洞里要么长期缺水,要么一到雨季,洞口里全是积水,而很多死老鼠,死蛇,阵亡士兵的尸首也会随着雨水冲刷到洞里。缺水的时候只能喝雨水,或者在夜间用器皿等露水。
可见猫耳洞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也没人愿意在猫耳洞里猫着。
越南陷入战争泥淖
中越战争从1979年2月17日开打,到1993年4月1日才正式结束。这期间打打停停,历经了多次的阵地争夺战。其中最惨烈的就是在1984年发起的老山和者阴山的两山战役争夺战,经过三年的反复战斗,我军才最终拿下这两个地区。
也就是说,由于阵地争夺的激烈,实质双方都陷入了阵地的拉锯战,有点类似于一战时期在战壕的静态战争。而在夺取阵地后的防御战中,在深山老林里,作战双方都无法动用大型机械构建其他防御工事,而且对方都不会给你足够的时间构建防御工事,猫耳洞就成为了士兵和武器的贮藏地。猫耳洞是最安全的,也是简便的防御工事。
而越南在二战结束后,此前已先后历经了与法国,美国的长达34年旷日已久的战争,其实越南才是真正陷入战争泥淖的国家,越南至今仍处于女多男少的局面。而越南再次陷入中越战争时,其国内的兵源已经严重不足,越南在战场上至少有15万非正规军的民兵。由于越南的战争机器一直在运转,伤亡惨重,这些越南民兵没有积累丰富的作战经验,而对于新兵来说猫在猫耳洞里是最好的作战,不仅可以减少士兵的伤亡,还可以以逸待劳。因此确切地说,由于在阵地的反复争夺中,攻守双方频繁交换,两军都存在普遍使用猫耳洞的情况存在。比起蚊虫叮咬和皮肤病的恶劣条件,士兵阵亡减员对于双方来说才是最大的损失。
越南处于战争下风
中越战争开打之时,正处于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蜜月期。当时美国和法国在与越南的军事较量中,都铩羽而归,巴不得有人能替它出这口恶气。因此在越南战场上,我军使用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武器装备。而越南尽管有苏联的支持,但是苏联那时也已经陷入阿富汗战场的泥淖,自身难保,无法给予越南强大的军援。在双方的火力对比下,我军在炮兵雷达方面居于上风。而且1979年越军的6个精锐师被牵制在柬埔寨,在北方战斗的越军很多是越南的省级部队,装备非常老旧,无法及时回援,只能躲避兵锋。
(越南出兵柬埔寨)
南北越统一前后,越南一直都在进行土改,战争爆发时,越南生产经营还未完全恢复。未经过休养生息的越南其实是打肿脸充当胖子,在战争形势上处于守势。而对于居于守势的一方,往往都是先保存实力,然后再谋求防守反击的可能。猫耳洞和战争我军使用的地道战,以及朝鲜战争的坑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猫儿洞都是在山体里挖掘,顶上都覆盖有很厚的土石。炮弹很难对猫耳洞构成重大威胁,若猫耳洞背着进攻方向建造,炮弹的射击弧度小的话,就被山体挡住,射击高度大的话很容易就打到山沟里。当时也没有能够打击地下掩体的钻地弹,猫耳洞就成为双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最优选择。
(我军在越南使用的辛柏林雷达)
越军大而不强
越南在1979年时,人口仅为5310万,但越军此时如果破百万,那么军人数量占比为1.88%。枕戈待旦的人口870万,18万左右占比2%,其中还包括女兵人数。作为发达国家,这个军人比例已经是极限状态,而以越南当时的经济条件是无法供养这么多精兵强将。也就是说,越军人数超过这个比例,只是重量不重质,战斗力注水程度可见一斑。不能光看数字而认为越军有多强大,越军自己心中有数,只能依靠人海战术,不然也不会使用猫耳洞了。
而且越军并不擅长正面作战,它能击败美军主要依靠游击战,埋伏战,偷袭战,陷阱战,仅有的技能还是偷师我们的。如果越军打的是正面的兵团大战,那就是用它的短板进攻我们的长处,这种作战消耗过大,伤亡也很大,越军是伤不起的,很快国力就被拖垮。越军的致胜法宝只有在热带丛林里与对方,打不对称战争才有赢的机会。
越军也是认识到了其大而不强的特点,在战后就进行了精兵减员。目前越军人数才只有约50万人,比巅峰时期的126万足足砍了一半。但是从战斗力来说,现在的越军肯定比1978年的强,有时兵员冗杂反而不利于战时的战斗指挥,精兵强将才是走向正规化和提升战斗力的主要方向。
综上所述,猫耳洞是特殊战争时代的产物。在猫耳洞里战斗如果放到现代战场,那就是作茧自缚,其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在现代战争中由于进攻武器的飞速发展,作为防御手段的猫耳洞已经收效甚微而被淘汰了。
武则天的乾陵,为何到现在都挖不动
乾陵在唐朝乃至整个历史上都是一座极其特殊的陵墓,它不仅是一座帝后合葬墓,更是一座绝无仅有的双帝合葬墓,它也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挖的陵墓。关于陵墓中的一切,都让人心动不已,尤其是代表盛唐水平的墓室建造格局以及陪葬品,简直是让后世为之疯狂,当然盗墓贼也没少光顾,好在始终没有找到入口,而到了近代,虽然入口已经找到,但是国家已经下达了保护指令,因此,乾陵至今还是保存完好的。
683年的腊月,唐高宗李治在洛阳紫微宫去世,留下遗诏“园陵制度,务从节俭”,遗诏中还有另一点很耐人寻味,即“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这基本就是定下了由武则天摄政的基调,而且李治活着的两个嫡子李显和李旦又是那样的惧怕母亲的懦弱性子,武则天临朝听制不过是早晚的事。
武则天命当时的吏部尚书韦待价领山陵使之职开始修建乾陵,当时乾陵的选址是在关中地区的梁山上,属于唐十八陵之一。关于乾陵的选址还有不少的传说在流传,比如梁山是李淳风和袁天罡同时选中的乾陵陵墓地址,但这也只是传说,不足为信,毕竟袁天罡在635年就去世了,而太史令李淳风也在670年去世了。
乾陵的建造遵循的是李世民留下来的遗训,即因山建陵,区别于之前包括李渊献陵在内的封土为陵的建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它减少了工作量却增加了陵墓的牢固程度,目的之一自然就是防止盗墓贼的光顾。不过,帝王陵墓向来最受盗墓贼的青睐,毕竟里面的宝贝实在是太多了,即便李世民曾声明昭陵中不放什么宝贝,盗墓贼也不会真的相信,该盗还是要盗,不打开看看总是不放心。
乾陵最初的修建历时七个多月的时间,然后,李治在684年的八月下葬。到二十多年后的706年的五月,武则天祔葬乾陵。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武则天是在705年的冬月去世的,当时留下的遗诏是: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也就是说以皇后之礼和李治合葬乾陵。
合葬本不是什么问题,在之前,太穆皇后和唐高祖李渊合葬献陵,长孙皇后和李世民合葬昭陵。但想要合葬同一个墓穴的前提是:皇后要死在皇帝之前。一旦皇帝先死,这合葬就会取消或者可能换一种形式,这其中就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观点,即“尊者先葬,卑者不合于后开入。”
武则天即便和李治都是皇帝,但在男权社会,李治为尊,武则天为卑,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况且武则天最后还是回归了李家媳妇的身份,想以皇后之礼和李治合葬。当时的严善思上书反对武则天合葬乾陵就很代表了大部分朝臣的想法,不过最终唐中宗李显还是力排众议,达成了武则天与李治合葬的愿望。
这一合葬不惊扰到唐高宗李治是不可能的,因为“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可见其坚固程度,武则天的遗体要想进入李治的墓穴,就必须凿开巨石才能进入。但因为武则天的合葬,乾陵又重新修建了一番,其牢固程度可想而知。
在之后的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乾陵一直静静地在那里,任无数的盗墓贼对它研究来研究去就是进不去。民间的盗墓贼就不用提了,那是数也数不清,我们单单来看看出动来盗挖乾陵的几次大型活动。
第一次就发生在唐末,风雨飘摇的大唐迎来了黄巢起义,黄巢甚至攻进了长安称帝,在长安待了近三年的时间,期间黄巢曾带着四十万大军公然盗挖乾陵,这次大规模的盗挖行动的成果是喜人的,四十万人拼尽全力挖了四十米的大沟,之后沮丧而回,原来他们挖错了方向,所以即便是挖掉了半个梁山,却依旧毛也没找到。
第二次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个疯狂的盗墓贼,他就是温韬,当时他还是一个节度使,对唐十八陵是毫不客气,乾陵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在温韬出动盗挖乾陵的时候,却总是遇到诡异的天气,每次一靠近乾陵,就狂风大作,暴雨忽至,这可是大忌讳,因此温韬不得不终止了对乾陵的盗挖。
第三此就到了近代,冷兵器已经成为过去时,孙连仲带着他的部队用枪炮来轰炸乾陵,但很意外的,不管孙连仲用多少的炸药,乾陵始终牢不可破,入口始终没有出现。
其实这样一看,乾陵似乎真的就是如有神助,躲过了太多的盗墓贼。乾陵的入口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无论你多么想找到他,他就是和你躲迷藏,但你不找他了,他又寂寞了,想得到别人的关注。
1958年的一天,几个农民在乾陵附近放炮炸石搞建设,却在无意中将乾陵的入口炸了出来。乾陵地宫的墓道一出现,立即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陵墓中的一切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人们迫不及待想要发掘乾陵,来看一看盛唐的美景。
但是,前有定陵的灾难,国家对帝王陵墓的发掘工作持慎之又慎的态度,只要陵墓并没有遭到破坏,就不允许开挖。这既是为后世留下宝贵的遗产,也是为了保护陵墓中的一切,毕竟即便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能够探测出陵墓中的大部分情况,但还是有未知是我们不知道的。发掘容易,但发掘之后的保护性工作才是最难的,文物一旦遭到破坏就是不可恢复的,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因此,乾陵这座神秘的陵墓,之前确实是挖不动,但是现在却并不是挖不动,而是出于保护的目的而不进行发掘,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西藏羌塘为什么被称之为“生命”
2014年,46岁的李聪明骑行横穿羌塘无人区,12天后与外界失联。搜救人员在湖边发现一辆自行车和物资装备,但出乎意料的是,现场并没有骨骸和DNA组织,一度让搜救工作陷入困境。
羌塘无人区位于西藏北部,那里的气候条件恶劣,人迹罕至,危险无处不在,被人们称为“生命”。正是这么一个危险的地方,却依然阻挡不住探险者的脚步。有的人为了完成心中的梦想,向无人区发起挑战,领略不同的风景,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将生命留在了那里。
2014年,46岁的李聪明独自一人横穿羌塘无人区,再也没有走出来
1968年,李聪明出生在福建德化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手艺人,家庭经济情况并不是很好,自幼吃了很多的苦,初中毕业以后,也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早早进入社会打工。
原本以为会接父母的班,在德化度过平淡的一生,然而一本杂志却彻底改变了李聪明的命运。
那个时候,他在杂志上看到余纯顺写的探险文章《单人徒步环游》后,深受启发,才意识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就萌生了骑行走遍的想法。
那个时候的李聪明很单纯,用自己打工赚来的钱,买了一辆二手女式自行车,可是上路以后才知道骑行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没骑多远,自行车就坏在半路上,闹出了不少笑话。
去的地方多了,骑行的经验也丰富起来,十多年内,李聪明边打工边骑行,足迹已经遍布全国,在国内的名声也就大了起来。
2011年国庆假期,李聪明经过慎重考虑,想通过骑行横穿羌塘无人区,追随探险家余纯顺的脚步,趁着自己还年轻,完成多年以来心中的梦想。
他从拉萨出发,前往新藏线的界山达坂,最大的挑战就是自西向东横跨西藏羌塘无人区。
那个时候条件比较差,装备的防护措施没那么完善,再加上骑行的路上,会遇到各种未知的危险,家人劝他放弃这次探险。
但李聪明的心意已决,如果自己放弃,就会成为一生中的遗憾,准备好相关的物资以后,骑上自行车就踏上了去往羌塘的路,打算完成这次任务,就回归家庭,即使以后再骑行,只会去没有危险的地方。
大概过了十多天,李聪明便与外界失联,从网上发布的动态来看,他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沱沱河以后,就再也没有发过任何信息。
三个月过去了,家人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都没有李聪明的消息,搜救人员也进入无人区,也没有找到相关的线索。
2016年,有一个名为老男孩的探险车队,经过羌塘无人区一处湖泊,汽车发生陷车,队员下来推车时,在附近发现了一辆自行车和部分装备。
队员拿出包里的相机,把内存卡取出来,经过处理以后,得知这辆自行车的主人,正是一年多以前失踪的李聪明。
相关人员来到现场,进行仔细勘察,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并没有发现李聪明的骨骸和DNA组织,一度让搜救工作陷入困境。搜救人员分析,推断这个地方并不是李聪明遇难的地方,有可能他将车子和行李放在这里,轻装向前探险时发生意外而遇难,遗骸已被野生动物分食。
在现场的物品中,发现了一个本子,从上面写的文字来看,当时他已经穿越了整个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由于感冒,体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才是他遇难的主要原因。
西藏羌塘为什么称之为“生命”
西藏羌塘无人区的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有很多的荒山和湖泊,整个环境空气稀薄,数百里以内都很难看到一个人,那里的景色宜人,生活着大量野生动物,为何会被人们称为“生命”呢?
第一,羌塘无人区的环境恶劣
说起羌塘这个地名,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北方高地”,这也符合那里的地貌。在羌塘无人区整个区域,大部分都是一片荒芜,环境十分恶劣,走很远的距离几乎见不到一个人,除了南北极之外,这里也是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
来到无人区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辽阔空旷,离天很近,虽然景色优美,但是环境却让人难以承受。即使是夏天,温差很大,白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穿着短袖都会觉得炎热,再加上空气干燥,不补充水分的话,很快就会口干舌燥,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脱水。
到了晚上,气温会骤降,全年的平均气温只有零下4度,若是身边没有厚实的衣物,即使在帐篷里睡觉,也会冻得睡不着。如果是冬天,到处都被冰雪覆盖,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多度,白天吃的西红柿,过一个晚上,就会变成坚硬,像石头一样,根本就切不动,这么低的温度,已经超过了人类可以承受的极限。
除了气温以外,羌塘无人区的尘土也会带来致命的伤害,特别是刮风的时候,风沙走石,能见度极低,好比晚上,连眼睛都睁不开,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及时躲避,很有可能就会被沙尘暴掩埋。
有很多影视作品中,就描述了羌塘的沙尘暴有多厉害,主角推着一辆山地车进入无人区,车上放着厚重的行李,突然狂风大作,天空很快黑了下来,周围都是尘土飞扬,连前面的路都看不清,连人带车都被吹跑了,主角幸好抓住一块岩石,才没有被狂风吹进沟里,否则人都会被沙尘覆盖。
在羌塘无人区这种极端环境下,暴风雨随时有可能发生,温差较大,气候寒冷,到处都是戈壁,没有像样的路,还有越陷越深的流沙,危险无处不在,保护措施不到位,擅自前往的话,就是对生命的挑战,随时有可能遇到危机。
第二,氧气稀薄,会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
人在平原生活,大气中的含氧量有21%,只要能够保持正常的呼吸,就不会产生缺氧的反应。
但是在羌塘无人区,海拔要比平原高很多,越是高的地方,氧气含量越低,第一次来到这里,就会因为缺氧难以适应,发生严重的高原反应。
从物理变化的角度来说,高海拔地区的气压比较低,在引力的作用下,氧气被吸附到地面,那里的含量可能只有平原的60%。来到羌塘无人区探险的人,不是徒步就是骑行,消耗大量的体力,会因为缺氧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本来天气寒冷,有人就会通过烧火的取暖,当柴火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若是氧气不足,势必会加重高原反应,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睡着,在梦中因为缺氧而死亡。
有的搜救队员,进入羌塘无人区时执行任务时,由于氧气稀薄,身体疲劳,连呼吸都感到困难,出现不同的症状,就只能带一个很小的氧气瓶在身边供氧。
去羌塘无人区探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探险者会带上行李和物资,若是骑行或徒步,前进的过程会变得艰难,再加上高原缺氧,无疑会给身体带来更严重的摧残。
当人在高原的环境下,因为缺氧影响正常呼吸,整个人就会感到疲倦,根本就迈不开步子,只能停下来休整,等体力恢复以后再做打算。
在无人区行走,缺氧之后,人的身体会感觉难受,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样迈不开步子,心脏仿佛要从嘴里跳出来。这个时候就不能激动,只能躺下来保存体力,等体能恢复之后再做打算。
高原缺氧不仅会引起高原反应,对饮食起居也有影响,在无人区做饭,氧气不足,想点燃煤气灶都变得困难,烧柴取暖又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在车内睡觉,打开空调也有可能缺氧窒息。
第三,荒郊野外,补给困难
羌塘无人区大片土地被沙石覆盖,天气多变,寸草不生,想在里面找点食物,比登天还难。虽然有很多湖泊,但大多都是高浓度的盐水,越喝越渴。
在无人区有个地方叫艾肯泉,名字很好听,但人们给它的外号是恶魔之眼,根本就不是人待的地方,那里的真实情况,堪比火星。
没有开发的荒郊野外,对于探险的人来说,必须要带够食物和水,若是在无人区迷路,没办法与外界联系,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自己又走不出去,没有食物补给,哪怕在沙漠里发现仙人掌,也会吃进嘴里,想想这种处境都会让人害怕。
由于羌塘那里基建不足,要走很远才能找到服务站,开车进入无人区,加油也变得困难,要走很远的路程,只能用桶装燃油给车子加油。
在羌塘无人区的某些地方,手机信号不足,很难与外界联系,若是发生危险,想打求救都不能实现,缺少补给,不能及时施救,对探险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第四,野生动物的威胁
西藏羌塘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但那里却是动物的天堂,除了藏羚羊以外,还有老虎、狼、棕熊等肉食动物。
受到环境的影响,无人区很少看到绿色植物,食物链残缺不全,没有小型动物生存,那些肉食动物很难捕到猎物,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就会对闯入禁地的人类发起攻击。
比如说狼这种动物,大多是群居生活,嗅觉异常灵敏,能在很远的地方,闻到人的气息。在无人区被狼盯上,一只狼还好说,拼尽全力有可能保命,若是被狼群围攻,身边没有武器,即使拼尽全力搏斗,胜算的机会并不大,只能自求多福。
2020年,一名年轻的女大学生,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不幸遇难,被搜救人员发现时,只剩下骨骸,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很有可能遭受了野生动物的攻击。
人越少的地方,野生动物更加凶猛,羌塘无人区就是这样的局面,已经形成了独有的生态系统,那些探险者没有意识到危险,进入动物生活的领地,生命将会受到更大的威胁。
写在最后
西藏羌塘的景色虽美,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始的风貌,但那里的环境并不适合人类前往,所以才被称为“生命”。有些人无视生命,贸然踏入禁地,付出沉重的代价,才知道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有多渺小。征服大自然,并不是理智的行为,保持敬畏之心,才是人类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