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在学界多年统一称呼“铜奔马”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认为民间怎么叫都可以
绝大多数去兰州参观甘肃省博物馆的人,都不会错过这里的镇馆之宝——“马踏飞燕”。1969年,甘肃省武威市雷台的东汉墓葬之中,一匹“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的良驹,从规模壮阔的铜车马仪仗队中脱颖而出,三足腾空、昂首嘶鸣落下的一足踏于飞鸟之上。这座出土于甘肃武威的青铜器因造型优美一直备受关注,但对于它的名称,学者及历史爱好者多年来一直存有争议。
近日,又有人对这件文物的名字展开了讨论,甚至有消息称“马踏飞燕”可能要被改名。对此,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7日上午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学界,大家一直称“马踏飞燕”为“铜奔马”,这个名字最准确,也是学界唯一的叫法,而在民间,只要大家喜欢,任何名字都应该被接纳。
记者了解,“马踏飞燕”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由青铜器铸造,马的形象是三足腾空,另外一足踏在一只鸟的上面,整个青铜器也靠这只足支撑,这类造型的铜器在我国出土文物中极为罕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95年3月,国家旅游局发出《关于开展创建和评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通知》,并开始评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志用的就是“马踏飞燕”。凡是当选的城市,都会修建“马踏飞燕”造型的雕塑,“马踏飞燕”由此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1986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网传“马踏飞燕”要被改名,每隔一段时间,关于‘马踏飞燕’应该叫什么的争议都会冒出来一次。其实到底该叫什么,在民间并没有一个结论,只能说‘马踏飞燕’这个名字更容易被人记住。”甘肃省博的这位工作人员说。他介绍,“马踏飞燕”现在陈列在“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最显眼的位置,也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家来我们这里,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来看它。”
不过“马踏飞燕”出土以来,关于其名字的争议也一直相伴。一些学者指出,“马踏飞燕”这个最广为人知的名字可能并不准确,“大家主要的争论焦点在于马蹄下所踩的到底是不是‘燕’,因为燕子的尾巴是分叉的,而这座青铜器上鸟尾巴并没有分叉。”甘肃省博物馆的这名工作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有“马踏飞燕”改名“铜奔马”的说法,是因为有报道称,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在本月5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文物部门及有关领域的专家一直坚持使用‘铜奔马’这一名称,我们认为是科学、准确和规范的,因此我们提倡统一使用‘铜奔马’名称。”
马玉萍:我们只是说在学界统一叫“铜奔马”,为了不会产生歧义,而其他人如何称呼文物则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只要大家觉得好听,有韵味,想叫什么都可以,我们甚至期待大家能够起出比“马踏飞燕”更好听的名字。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资讯。 欢迎关注本站,无论是时事热点,新闻资讯,游戏攻略与各类资讯,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