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菠萝,菠萝属于当之无愧的“老牌”热带水果了。它的老家在南美洲的巴西和巴拉圭一带,约在公元前1900-前1700年被人驯化栽培,并逐渐传遍中、南美洲。考古发现,公元前1200~前800年时,玛雅人就已经在种菠萝了。第一个遇到菠萝的欧洲人是哥伦布。他在15世纪末第二次航行到达加勒比海域时,初次尝到菠萝,立刻被征服了,于是将这种香甜的异域奇果带回欧洲,献给国王。
从此,欧洲上流社会卷起了一股“菠萝热”。16~17世纪,菠萝在欧洲是顶级奢侈品。直到工业革命后,玻璃温室兴起,菠萝才真正在欧洲落户,渐渐走下神坛。1675年,英国园丁向国王献上温室栽培的菠萝,英王查理二世专门让宫廷画师记录下了这一幕。随着发展,菠萝也是人人可以吃得起的水果。
三月正值菠萝成熟的季节,无论是在路边还是超市,随处都能见到黄澄澄、金灿灿的菠萝,探头探脑地散发出甜滋滋的香气。菠萝营养丰富,口感酸甜,果肉细腻、可菠萝有个不大不小的缺点:吃菠萝会“扎嘴”,舌头发麻,吃完会有些刺痛的感觉。将一块菠萝肉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很多针尖状的结构,而这就是导致吃完后嘴巴酥麻的原因所在,可以说是真正物理意义上的“扎嘴”。
实际上这些针,就是草酸钙(raphides),它是一种白色结晶状的粉末,进入口腔后,会刺破我们的口腔黏膜、舌头、咽喉等组织,造成损伤,产生扎嘴的感受。除了草酸钙,菠萝里面还含有蛋白酶(bromelain),这些为菠萝构筑了防线,可以避免自己被动物伤害,不过在人类这里,这些都不是事。
尽管吃菠萝可能会引起轻微的刺痛感,但这通常是无害的。除非你对菠萝过敏或有其他口腔疾病,否则这种刺痛感很快就会消失。实际上,这种刺痛感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好的体验,因为它证明了菠萝中的酶物质非常强大,能够在短时间内分解我们的口腔蛋白质,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味觉体验。
菠萝究竟怎么吃才不会“扎嘴”?菠萝中的蛋白酶除了怕盐,还怕高温,经过加热后蛋白酶会被完全消灭,例如我们常吃的菠萝咕噜肉、菠萝炒饭、菠萝罐头等的 ,吃起来酸酸甜甜,一点“涩口”的感觉都没有。因此,想要新鲜的菠萝不“扎嘴”,只需要把菠萝加热煮熟就可以了。首现将菠萝去皮后切成块;然后煮锅中加水加盐,干净无油的煮锅中加入清水和盐,盐和水的比例要掌握好,盐太少的话起不到作用,一般500毫升的清水需要加入20g的食盐,也就是家用勺子,一勺左右的量;最后菠萝放入锅中煮,冷水锅下入切好的菠萝 ,开大火煮至沸腾后,再煮1分钟左右,捞出菠萝,沥干水分,切成小块,插上牙签即可。
菠萝中“怕热”的维生素并不怕热,煮熟后也不用担心营养物质的流失,而且加热菠萝能使盐分更快的渗入到菠萝中,相比于用盐水泡菠萝,不仅干净卫生,还能更快的达到酸甜可口的效果。
关注本站不迷路。带你及时获取游戏讯息,游戏攻略、热点话题、娱乐八卦、最新资讯等!